慈禧口中价值8亿的夜明珠已找到在约翰·洛克菲勒家族手中
栏目: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08-26
  民国十七年,清朝早已灭亡,政权分裂,军阀割据,国家陷入了深重的混乱。政坛上烽火连天,各地局势动荡不安。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支特别的队伍悄然进入了清

  民国十七年,清朝早已灭亡,政权分裂,军阀割据,国家陷入了深重的混乱。政坛上烽火连天,各地局势动荡不安。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支特别的队伍悄然进入了清东陵,开始了他们的行动。

  队伍的首领是冯玉祥旧部的孙殿英。这个人原是农民出身,自幼性格顽劣,被人称作“孙麻子”,在年轻时就以恶行恶事闻名。他行事狡诈、冷酷,做过不少奸恶之事。清朝灭亡后,孙殿英依靠投靠安徽的姜桂题部起家,后来自立为土匪头目。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如同许多其他军阀一样,不断投靠新的势力。初期他依附于奉系军阀张昌宗,但不久,随着国民革命军的迅猛发展,孙殿英被迫撤退,最终投降了蒋介石,成为了的一员。然而,由于他过往的恶行和军队的非正统背景,蒋介石并未对他给予重用,孙殿英在国民政府中也始终处于边缘地位,军饷时常被克扣。

  清朝灭亡之后,东陵虽然不再由清朝皇族掌控,但仍旧由禁军和旗兵看护。然而,随着时间流逝,清朝的皇族已经无法维系其对东陵的控制,反而与北洋政府中的一些军阀有了勾结。东陵的守护已经变得名存实亡,许多原本的守陵官员和工匠早已离职或与外界不法势力合作,甚至私下倒卖陵中的宝物。即便如此,盗掘皇陵一直被视为违背传统的大忌,因为“入土为安”的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中。

  然而,1928年,随着奉系军阀马福田叛变,清东陵附近的马兰峪成为了他盗墓的目标。当孙殿英得知这个消息后,他心生邪念,决定提前占领东陵,以“剿匪”的名义打败马福田。由于孙殿英与其手下大多出身土匪,他们对于传统礼教并不在乎,盗墓之事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寻求财富的机会。

  为了掩人耳目,孙殿英事先伪装成军事演习的名义,封锁了东陵周围的入口,紧接着,他向当地政府请求提供马车,实际是为转移陵墓中的宝物做准备。在获取了有关陵墓入口的线索后,孙殿英带领一队人马开始了他们的计划。经过多次侦察和尝试,最终,他们决定使用炸药炸开陵墓的入口。随着一声震天巨响,东陵的大门被炸开,孙殿英带领的队伍冲进了这个曾经神圣而神秘的地方。

  陵墓内的景象让他们震撼不已,宏伟的建筑和巧妙的结构都无一不显示着清朝皇室的威严和气派。随着手电筒的光束穿过黑暗,眼前的一切变得愈加清晰。当他们继续前进时,突然间,强烈的青光从一处墓室中射出,照亮了周围的金银珠宝。就在这时,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——一具面容不改、鲜活的女尸,正是慈禧太后。

  慈禧太后一生以奢靡著称,生前不仅挥霍国库,还为了一场盛大的寿宴动用海军军费。她的陪葬品价值极为昂贵,曾有传言称,她的陪葬物总值超过八千万两白银,这足以抵得上几年的国家税收。她的陵墓也同样奢华无比,耗费白银两百万两,历时十四年才完成建设。她生前的奢华举动,也为她的死后墓葬奠定了奢靡的基础。值得一提的是,慈禧的夜明珠,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,成为了她生前最珍爱的物品之一。

  孙殿英和他的部下在发现这些珍宝后,毫不犹豫地开始了抢劫行动。金银珠宝纷纷落入他们手中,甚至在争夺过程中,士兵们还发生了内斗,有的甚至在陵寝内丧命。很快,陵墓中的珍宝就被掠夺一空,连慈禧身上的龙袍、凤冠都未能幸免,最终只留下了她的一件红色底裤和一双袜子。

  尽管他们已经得到了夜明珠,但在拿到它时,孙殿英不小心让珠子滚落进入了慈禧的喉咙。为了取出这颗珍贵的宝石,他不得不残忍地撬开慈禧的嘴巴,割破她的面容,终于成功取出那颗夜明珠。此时,慈禧的尸体已经开始变色,迅速发青发黑,面容开始凹陷,令人不寒而栗。

  尽管士兵们感到害怕,但孙殿英依然冷静地指挥,命令大家继续抢夺宝物。很快,陵寝内的金银珠宝几乎被一扫而空,慈禧的尸体被随意丢弃。总共运出了三十车的宝物,其中包括翡翠白菜、玉佛、珊瑚树等数百件珍贵物品。

  然而,孙殿英的盗墓行为很快暴露出来。虽然他最初将责任推给了马福田,并且压制了消息的传播,但最终,一名逃兵在外贩卖珠宝时被捕,揭露了这一惊天大盗。很快,社会各界对此事展开了广泛关注,甚至满清的后人和一些政府官员也发声要求惩处孙殿英。然而,孙殿英巧妙地通过贿赂一系列官员,成功化解了危机。

  他不仅向蒋介石和其他高级官员赠送珍宝,还通过政治手段稳住了自己的地位。尽管外界有声讨之声,但孙殿英仍旧顺利地升职,成为安徽省的主席。然而,历史终究给了他应得的惩罚。多年后,他被人民逮捕,并在监狱中悔过,最终因病死于狱中。

  至于那颗夜明珠,它最终在宋美龄手中“消失”了。在她的决策下,夜明珠被镶嵌进了鞋子,成为她独特的装饰。最终,这颗珍贵的宝石流入了美国富豪约翰·洛克菲勒的收藏中,成为了私人博物馆中的一件稀世珍品。至今,关于夜明珠的真相,或许只有宋美龄和洛克菲勒知道。